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人民已被国阵骗了足足五十年,够了!
觉醒吧,大马国民!



Pages 页数

2010年6月4日星期五

內閣改組馬華露玄機

2009年国会议员名单
                                                
转载自《东方日报》
作者:謝詩堅
日期:2010年6月3日

首相納吉於去年4月上台後的第一個內閣小改組是為了「順應」馬華的黨選後的新佈局,但沒有顯示太大的改變,也表達不出馬華已重新整合,而在內閣或政府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大局依然,馬華只是在其原有的基礎上互作調整。這就是說,納吉的內閣不變,有變的是馬華本身的人事調動。這對馬華是好事或非好事,則是見仁見智的。

首先反映在納吉內閣的特殊現象是在70位的正副部長中,竟有14位(20%)是以上議員的身份擠入內閣的,這在過去是不曾有的。主要是因為在2008年的308政治海嘯中,國陣失去一些重量級人才,尤其是成員黨中的馬華、民政和國大黨及人民進步黨的席位大為減少,不得不通過上議員的委任來「平衡」內閣的代表性。

從種族比例或成員黨分得有限的官職來看,表面上是維持過去的傳統,實則已有了質的變化。因為依靠受委上議員入閣或成為副部長,對一位從政者;特別是黨領袖來說,在心理上是難受多過喜悅的,總覺得比人矮一截。這就是說,納吉的內閣顯示了國陣成員黨中的不自在的心態,即使成員黨中的基層有強烈求變的慾望,來到政府中的閣員也還是隨遇而安的。由此來看內閣的小調動,那是看不出大道理來的,但小道理則是十分明顯,它表現在下列的幾個特徵:

一,馬華公會總會長不入閣的有陳禎祿(1949─1958任總會長)及林蒼祐(1958─1959任總會長),還有後來的陳群川(1985─1986任總會長)。前者因年事已高,改由其兒子陳修信進入內閣,算是「子承父業」沒有缺憾。但林蒼祐當總會長後未爭取入閣(他也是被委任的國會議員,足夠資格當部長的),終於造成終生遺憾。當他在1959年與東姑對議席分配起爭執時,由於不是內閣部長,也就被東姑當透明,東姑轉而與陳修信「暗渡陳倉」,把林蒼祐擠出候選人名單也不給照會,政治上的夠絕,以此為例。

由此來看,不入閣是林蒼祐最大的失策。也因為有了林蒼祐的教訓,馬華以後的總會長一定入閣,且是內閣中第三把交椅的人(但陳群川是個例外,他任期短,因觸犯失信案,非政治案而下台)。未想蔡細歷在當總會長後,又不入閣(箇中原因只有當事人知曉),自有難以解釋的遺憾。不過他也學會了陳禎祿的那一招,把兒子送進政府當副部長。但不論怎麼說,蔡細歷不是陳禎祿,我們看不出其中的定數,但有玄機妙算在其中。

派系角力,贏者通吃

二,馬華在過去兩年的變化是馬華60年來的變化的總和。如果說馬華經過60年才出現數個驚濤駭浪的衝擊和變化;那麼在308後,馬華幾乎是將60年的歷史一次性地壓縮在短短的兩年內走完一甲子的變化。從2008年的大選慘敗(參選40個國席,只15人中選;參選87個州席,也只勝31席;較之1969年的大選成績更差)開始,馬華陷入了不安的狀態,黨內暗流洶湧,求變之心十分強烈。結果導致黃家定不入閣,以示負起失敗的責任;繼之他宣佈不在同年的10月黨選尋求蟬聯,讓位於新崛起的政治強人翁詩傑取而代之。

翁詩傑的上位刷新了馬華的政治紀錄,以一位獨行俠竟能在黨內成為總舵手的,當推翁為第一人。可惜這位想學李三春政治手腕的人,卻因自身的過於自信和尚未建立起自身的「忠誠班底」時,就大打「道德牌」和大開殺戒而種下禍根。結果黨中央代表的反彈使到翁詩傑也在去年的雙十特大中栽了觔斗,把自己的政治生命搭進去了。

馬華特大出現的困境比起1984年馬華黨爭及1985年的黨選更是光怪陸離。雖先是奇峰突出地催生了翁詩傑與蔡細歷大聯手的「團結方案」,讓所有搞政治的人都大跌眼鏡和難以置信(搞政治搞到如同魔術表演,也隻馬華特大這一號,別無他號),但後來注定翁詩傑的不按牌理打牌的策略是徹底失敗的。

當他執著不召開特大來表決其繼續領導的正當性時;蔡細歷的大轉彎,領導其派系集體辭職,促成今年3月的黨選,已顯露翁詩傑的政途黯淡。本來這只是蔡細歷、翁詩傑與廖中萊了斷恩怨的對決,詎料已退休的黃家定決定重出江湖,企圖把整個馬華歷史重新改寫。可是他的復出的失利證諸了黨中央代表認定退出江湖中人不適合捲土重來;再加上翁詩傑不相信改選會出局,也就釀成三角混戰,這也給予蔡細歷在黃翁之中成為漁翁得利者。

依傳統而非民意入閣

他的脫穎而出成為勝利者,讓社會輿論有諸多的解讀,因為它們無法理解也是已退休的蔡細歷怎麼能「東山再起」?畢竟蔡細歷陷入的不是一般的政治選舉的失手,而是個人的操守問題,也就未被人看好他會勝出;即使勝出,也是過渡時期的總會長。

究竟蔡細歷只做完這一屆(尚剩一年半)的總會長還是要再蟬聯下去,我們不得而知,但他面對的阻力是顯而易見的,一個不入閣的總會長怎麼與巫統閣員平起平坐,並在內閣會議中爭取這個和那個?也是個難以思議的學問。其中玄機,奧妙無窮。

三,今天,蔡細歷派以勝利者的姿態要求納吉改組內閣,意味著由勝利者掌控局面,也無形中暴露了馬華仍存在派系的鬥爭,翁詩傑的出局及黃家泉作為黃家定派的代表進不了內閣,自然使到馬華的派系仍在角力,隨時會爆發另一場黨爭。因此不能小看其他派系的伺機而動,個中玄機,不言而喻。

從馬華的閣員(4正7副)數目分析,馬華選後仍被認為是華人的代表,但它本身代表了幾成的民意或百分之多少的華人心願則不得而知。換句話說,馬華已跌進了以「傳統」分官職的窘境中,而不是以「民意」在內閣中成為民族的代表。

因此,馬華若要跳出這一困境和窘境,已不能靠巫統的「施捨」和「同情」,而是馬華怎樣重新演繹其「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大方向,以扭轉國陣中一黨獨大的局面;否則以目前來看,納吉再怎樣改組內閣,對馬華是沒有多大的實質意義,也對馬華的翻身沒有多大的幫助,一切還得看馬華的信心、毅力、勇氣和魅力,而不是算馬華有幾個正部長幾個副部長的。這些加起來的11個數字代表不了民族的未來的希望。這是馬華上下心知肚明的,焉能掉以輕心?


新内阁阵容:

交通部长:江作汉(原任房地部长,马华总秘书)
房地部长:曹智雄(原任副财政部长,马华副总会长)
财政部副部长:林祥才(前副新闻部长,马华副总会长)
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颜炳寿(新受委,马华副总会长)
农业与农基工业部副部长:蔡智勇(新受委,马华中委)
内政部副部长:李志亮(原任副外交部长,马华中委)
妇女、家庭和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王赛芝(原任新闻、通讯与文化部副部长,马华中委)
园丘工业与原产部副部长:巴拉尼威(G Palanivel,前妇女、家庭和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国大党署理主席)
文化、通讯与新闻部副部长:梅林(Maglin Dennis D'Cruz,新受委,人民进步党副主席)
联邦直辖区副部长:里察烈(Richard Riot Jaem,新受委,砂拉越人联党中委)
国内贸易、合作社与消费人事务部副部长:罗哈妮(Rohani Abdul Karim,原任农业与农基工业部副部长,土保党)
交通部副部长:惹拉因末萨(Jelaing Mersat,原任内政部副部长,砂拉越自民党)

相关报道、评论:
馬華取回副內長職 翁詩傑黃日升除名
內閣改組‧房長曹智雄‧交長江作漢
蔡智勇新任副农长,凯里独憔悴 纳吉内阁改组翁诗杰黄日升出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