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人民已被国阵骗了足足五十年,够了!
觉醒吧,大马国民!



Pages 页数

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开创崭新的政治文化?

在大马政治生态, 再益以勇气领航的"政治良心"能唤醒多少人?


公正党前最高理事再益在党选半途突然退出竞选,随后更公开呼吁安华及阿茲敏下台,成为媒体焦点。

再益于2000年加入巫统,曾经担任吉兰丹巫统哥打巴魯的支部主席,并与2004年大选贏得该区国会议席。前首相阿都拉在任时担任首相署部长期间,他有意推行司法改革卻阻碍重重。2008年9月,再益因不滿政府随意动用《內安法令》逮捕民众突然辞去官职,继而在12月遭巫统开除党籍。

再益未投向公正党前,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辞去上议员不久就出席民联发起的“释放郭素沁”论坛,以及赔偿千万令吉給6名1988年司法危机中遭革职或停职的法官。他辞去官职后公开吁请首相阿都拉废除《內安法令》,也曾因马來人主权、回教法言论冒犯巫统。这些举措让他获得“巫统的良心”美称。纵观当今政坛,实属异数。

2009年6月,再益加入公正党并以空降姿态成为全国最高理事以及民联3党的协调人,更被视为安华接班人的明日之星。再益宣称加入公正党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开明与进步的政治价值与文化认为这是发展民主与良好施政的重要元素。2010年4月,他披甲上阵烏雪补选落败后,对投票过程不滿,试图通過司法途徑推翻烏雪补选成绩遭到选举法庭撤销申请。

再益打從加入巫统即以独行侠风格见称,犹如“巫统翁思杰”。然而,他是半熟的“理想主义”型加“绅士主义”型政治领袖。他在巫统10年,对大马政治生态了如指掌。他先后在巫统与公正党尝试开创“新政治文化”卻事与愿违。在公正党竞选署理主席之位后,他再次高调表达他对大马政治文化的不滿。

再益拒绝对固有的政治文化妥協,有意组织新政党,向艰巨的政治理想征途迈进。政坛中,曾有不少有识之士在政治的实践过程中放弃理想,这位“理想绅士”能脱颖而出,开创崭新的大马政治文化吗?

本文刊登在:

<星洲日报.言路版>,日期: 2010年11月16日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消费人永远是输家

消费意识与教育水平有密切关系吗?

巫统四加亭区国会议员拿督莫哈末阿兹士在“2010年价格统制及反暴利”(修正法案)辩论时以“吸血鬼”、“箍颈”、“割颈”来形容随意提高物价的贩商。

最近两年,拜汽油价格多次调整、政府征税、水电费调整等等所赐,牵一发动全身,通膨连锁效应一发不可收拾。回溯最近10年,人民收入涨幅相对很小,毫无疑问远远不能抵消通膨的冲击,老百姓百上加斤的生活不在话下。

除了物价上扬,产品质量也出现问题。各种消费品例如:洗衣液、肥皂、快熟面、31咖啡等等,不是重量变轻、形状变小,就是明显稀释,更有“以一等货物的价钱购买次等货物”情况,花钱消费不再物有所值。

多年来,政府单位尤其是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人事务部,多次公开“善意”警告贩商勿“趁火打劫”消费人。令人纳闷的是,这边厢有关单位高调劝请商家,那边厢物价“节节上升”,消费人肉在砧板上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2010年价格统制及反暴利”(修正法案)白纸黑字写的多“堂皇华丽”,民间已经厌倦纸上谈兵。普罗大众更加希望政府各个单位能以实际行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管道积极抑制物价上涨。否则,再多的法案也无济于事,消费人注定是输家!

本文刊登在《星洲日报。言路版》

日期:2010年11月8日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从杨伟光「命不由己」说起


杨伟光遭新加坡法官在别无选择下,判决『强制性』死刑。他『命不由己』却『以死扬名』,请求特赦签名活动突破10万人次,邻国政府临时延缓“最后的判决”。

法律是维持正义秩序的方法,当人人遵纪守法,社会就安定和谐。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也反映人们的素质。正当国人对国内司法存有信心危机,,却要求邻国在执行杨氏死刑网开一面,形成有趣的矛盾。

借杨伟光个案仓促提出全面废除死刑有待商榷。中国祸国殃民的『鸦片战争』或许不会引起大马人的悲愤,可毒品衍生危害包括家破、赌嫖劫杀等罪案、公共医疗开支、生产力下降等等各种社会问题。国家与社会能包容多少社会成本?

杨氏代表律师拉威,以『执行死刑手段残酷』为废除死刑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有专业背景的律师道出此观点有误导公众之嫌。执行死刑能改用较温和的方式,例如注射药物,是否就可接受?

坊间对死刑『非存即废』各有论据。然而,为何不考虑“选择性死刑”呢?“选择性死刑”在行为改造方面有积极一面,或许带来较正面的法治效应。

凡举毒贩均属于社会边缘人,背景坎坷难以合理化犯罪行为。社会各个角落还多少位『杨伟光』?『预防胜于治疗』,今后在青少年问题与防范毒品宣教方面加把劲,才是治本之仁道。大家爱惜生命、远离毒品,哪须感叹“命不由己”呢?

由于人性的弱点,道德、礼仪不能成为维持社会安定的支柱,社会必须依赖欠完美的法治。先进的法制以唯物辩证观主导法治,新加坡政府则以高度法治见称。10万人请求特赦固然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新国容纳多少唯心因素的影响却是未知数。

年少无知的杨氏曾经缺乏良师益友的引导,可是生命没有第二次。无论特赦结果如何,我们尊重邻国的法治精神。狮城,看您的了!


本文刊登在《东方日报。八方论见》

日期:2010年11月6日

部分相关报道与评论:(请点击标题)

新加坡‧要求撤銷死刑‧楊偉光上訴1月開審

憂弄巧成拙違楊家意願‧怕阿光變阿豪‧獅城媒體低調

最放心不下母親‧活著要行善‧楊偉光允捐器官

魏家祥致函專員署 ‧“請給楊第二次機會”

盼法官給機會討公道‧求生信函曝光‧楊偉光要翻案

楊麗琴‧唯一刑罰是死刑?

呈逾10萬人簽名求寬赦‧楊偉光家人跪總統府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迦玛门』会影响马华吗?


988迦玛噤声事件激起千层浪。姑且不论事件的原委是非,尽管华社不认同迦玛对华教的观点,无论蔡细历极力否认、马华上下包括网络军团如何为马华辩护,988迦玛事件在民间发酵是铁般事实。

客户服务业有此一说:得罪1位顾客等于拒绝10位客户。《早点说马》200万听众是Star Rfm旗下三家电台中最多听众的节目,当中多数是青年人士。『迦玛门』除了影响200万听众对马华的观感,也影响他们身边的人(#注1)。Star Rfm可以不在乎这块市场,马华与国阵可不得不在乎他们的选票。

随便“扫描”一下马华一匹布长的党史,经过加减乘除后,人民对马华的负面印象似乎超过半匹布。千疮百孔的马华,与华社之间的“鸿沟”逐渐扩大。执政党多番左缝右补最终纸包不住火,是促成308海啸主要因素之一。

划时代的308海啸让沉睡的庶民醒觉手中神圣的一票何等价值。选民迅速进化,马华务必下猛药努力N年才有望扭转乾坤。前总会长翁诗杰曾尝试改进,却碍于客观因素草草结束。

马华早前的党争让人愈加反感、蔡细历上任后主张高调问政却显得有心无力。如今,『迦玛门』令党、民之间难以弥补的裂痕雪上加霜。

308让民政党一夜间痛失江山,马华则国州议席锐减,处境堪忧。『迦玛门』对全球华人第三大党有多大影响?理论上“冻过水”的百万选票是否成形?马华将作出什么努力让事件出现转机?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本文刊登在:

《东方日报。八方论见》 期:2010年10月1日

# 注1

报章删除原稿的:“按以上比例推算,是庞大的2千万人数,扣除种种因素后,估计可以纳入的人数在百万左右。

解析:

988公开的听众2百万听众数据曾遭质疑有灌水之嫌。按照1:10比例加倍后的2千万也需要刮除一些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例如:政治冷感、少联系、见面时不谈政治等等。因此,调整后的数据不太可能高达千万,估计大约(?)百万左右。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黄明志该『长大』了!

有些话,可以用较为温和的方式表达。
如果在某些课题不懂得这么做,
无声胜有声或许是最佳方式。

黄明志最新短片《呐》让他再次成为焦点人物。这回,为了发泄对柔佛古来国中马来女校长茜蒂英莎以及吉打武吉士南卯中学校长温古阿斯南『回中国论』的不满,《呐》含有粗俗、猥亵、不雅手势的字眼与动作,引起友族同胞反弹,巫统女青年团要求政府严惩;黄明志挑战该团辩论遭到拒绝。

黄明志分别于国庆前夕和本月3日在雪州敦依斯迈医生花园警局与赛城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录供,后者更是长达8小时的马拉松式盘问。事后,他向记者表示『我所做的,只是反对种族主义而已。』,显然忽略事情的两面性。

大马是多元种族及多元宗教国家,各界的言论须要兼顾各方的感受。贵为校长应该以身作则,可是当校长失言,大家遗憾谴责之余,也需要自我克制。

黄明志制作《呐》的目的,不外乎表达对校长不当言论的不满,却含有侮辱、嘲讽、不雅成分,让原本针对校长的短片在友族社会发酵,这不再是他与校长两人之间的问题。无论黄明志的出发点如何崇高、情操如何高尚,随心所欲地采用具有『杀伤力』的短片已经让课题扩大。黄明志的身份固然不能与两位校长相提并论,可是该短片在友族同胞的负面效应,不亚于校长当言论在华社引起的负面情绪。(原稿把“失当”误置为“适当”)

表达的自由不代表罔顾他人甚至友族情绪;支持黄明志的言论自由权利并非等于认同他的表达方式。短片的表达方式虽然获得某些社群的热烈支持,却同时带来负面效应,褒贬皆有,当中包括了潜意识里借《呐》宣泄不满的人群,无关大众礼仪或品味。

难道所谓创作才华,仅局限于以牙还牙、谩骂、低俗不雅的伎俩吗?校长未遭到严厉惩罚并非合理化自己效仿校长的理由;『言论自由』与『表达方式』不能混为一谈。另外,谁敢想象黄明志与巫统女青年团长罗斯娜辩论的情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希望他经一事长一智。


本文刊登在《东方日报。东方八阵》

日期:2010年9月28日

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国庆2010

大马国旗又称Jalur Gemilang

今天,2010年8月31日,又是BOLEHLAND的生日。

环顾周遭,今年少了往年热烈欢庆的气氛。友人来电声称,意外发现国庆日某常年集会地点人烟稀少,就算每年国庆最雀跃的友族也寥寥无几,是历年来罕见奇景。

这到底为何?

是国家没钱大事庆祝?抑或人民没钱庆祝?据说,政府(当然是中央政府)为了体恤开斋节的友族同胞,特别把今年的庆祝安排在室内,地点是BUKIT JALIL室内体育馆。这算是贴心国民吧。其他州属做出什么庆祝活动的变化呢?

无论如何,庶民如费曼难得有假期好好休息,定当趁机养精蓄锐,为明天继续打拼做好体力脑力的准备。

眼下,国运衰退、政客横行、鼠辈称道、劳工贱价、薪水微薄、物价高涨、学费起价、交通不便、极端分子、司法不公、出入不平安等等。。。。(请自行填充其馀。。。),庶民哪有心情欢庆国庆?

一般大马劳工日忙夜忙,忙茫盲,得个“吉”,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更不用说闲钱。

没心情+没精力,还得花钱搞国庆?免谈!还是躲在家里休息、趁机联系亲友更实际。


献给大马以下这首歌:国旗

收录在林子祥1989年专辑《长青》,

作曲:ANDERSON/RICE/ULVAEUS

作词:潘源良 编曲:鲍比达

(注意:当年,大马新闻与电讯局列为禁歌,电台、电视台不得播放)

让我立地頂天 一生也挺正我的肩

風向无论迎著哪一边 願我坚定

共你渡每一天 风霜里笑著迎磨练

谁在流汗 谁为我哭泣 我都看見

何以这塊金色土地 痛苦蔓延未免

今古五千年(53年) 彷彿昨天

而我坚信我的使命 永久默然做证

谁为民族再爭先 我都看見

今古五千年(53年) 彷彿昨天

谁为民族再爭先 我都看見

谁为民族再爭先 终必看見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许国伟赢得更持久的尊重


2010年8月19日早上,长期聆听988电台《早点说马》的友人匆匆来电,告知名主持人兼时评人迦玛(Jamaludin Ibrahim)被“封嘴”,拍档秋月更在该早上的节目中不禁涕泪交加,唯未在节目中把事件的曲折说明清楚,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当天中午打开《当今大马》网站从报道中初步了解该事件。随后在48小时内,各方陆续出现报道,面子书网友热烈讨论此事。
迄今,虽然事件的来龙去脉仍未明朗化,从各方报道总结,其基本元素乃幕后政治干预,并跟马华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属于“有待证实的猜测”。

无论如何,此事引起广泛关注。迦玛前晚(26-8-2010)在隆雪华堂及在槟城韩江学院各一场的讲座都爆满,受关注程度不容置疑。另外,迦玛也恢复在《东方日报》停写1年左右的时评专栏。

这一切,可谓因祸得福。

可是,另一边厢,迦玛也因“封唛事件”,意外地牵引出负面效应。例如,他对华教的评论、公开挺翁,被旧事重提。 以中立闻名的时评人许国伟在《当今大马》富于感性的《说好的,理想呢?》,读后无不感慨。

2009年下半年是他们分道扬镳的季节。当迦玛因某些缘由要许国伟离开电台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可能有类似遭遇。如今,迦玛能不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吗?

当许多人为了维护言论自由大力支持迦玛,他可以高调演讲、反呛马华蔡细历、巡回演讲,风头一时无两。他曾经标榜中立,却自打嘴巴。反观许国伟“安静地离开”,赢得更持久的掌声、认可与尊重。

(原稿误置Jamaludin Ibrahim为Jamaludin Hassan)

本文刊登于:

《当今大马》:读者来函

日期:2010年8月30日

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

读者来函:逃避不是最好的办法

读罢“明福之死启示录”专题,在“编辑室-恶主编手记”里,提及一些选择通过移民逃避问题的人,真是当头棒喝!逃避不是最好的办法,长远而言,设法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最近笔者跟年轻人讨论赵明福事件,以及政府机构弊端,许多人抱着消极的态度,纷纷摆出“既然不能改变现况,宁可移民”的态度。难道其他国家就完美无暇吗?

虽然人各有志,但是这终究属于自私行为。国家属于人民的,全民应该参与国家的建设。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高意识、高耐心、远见的人民与政治工作者的长期奋斗。人民不能一味逃避问题,对各种弊端无动于衷。

赵明福事件只是各种弊端的冰山一角,如果大家不要其他弊端继续发生在我们的国度,大家必须凝聚力量,从各方面着手改善各层次的弊端。自私自利的结果是让糟糕的情况继续发生,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某些不公义的事情在自己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既然大家人同此心,就应该在“共同为大马打造更好的将来”方面有共识,发挥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力量。否则,就是大家一起被问题解决。

别再逃避了,大家拿出勇气面对它、改变它吧!

刊登在《星洲日报》《4楼后座》。2009-8-22。作者:费曼

延伸阅读:《星洲日报》
1。明福之死,怎一個悲字了得?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24665?tid=14


补充:
有谓“生命不在乎长短,只在乎精彩”。赵明福以另类方式为自己放射出不一样的光芒,在生命结束后绽放精彩的回响,让短暂的人生旅途画上不完美的句号,是明福的无奈,也是大马的愤慨。(27/9/2009)

移民?愚民?

大馬本來是個人間天堂,有著一切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天然資源。不過,政府是對國民移居海外視而不見呢,還是亡羊補牢以留住人才和企業?這又得注意干訓局總監堅持聽從首相署副部長的立場,不修改課程內容的作法得窺一二。

公務員看來有權力去決定要聽誰的意見。假設是有人暗中上行下效,那還好辦,只要首相願意修正,那行政也可回歸正軌。反之,若是官員陰奉陽違,那要做的事也就麻煩棘手的多。快刀斬亂麻,壯士斷臂,殺雞儆猴,殺一儆百是絕對必要的。

在世界資訊越來越開放,國界越來越模糊的當兒,我國已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條件去閉門造車,自我膨脹,故步自封了。

刊在《东方日报。东方名家》。作者:老趙。2009年12月9日(印刷版)

2010年8月7日星期六

鄭丁賢‧百年太久,只爭朝夕

如果地球末日沒有應驗,100年後的紐西蘭,依然風景如畫,遍佈牛羊,人口稀疏。
100年後的新加坡,依然根基穩固,它不斷引進新移民,所以不少新生代是移民的後代。

100年後的馬來西亞呢?

李光耀似乎沒想那麼遠,他只放眼20年。
他描述:“再過20年,馬來西亞的每個選區都會是以馬來人為主,當地領導人對華人越來越不重視。”

“這麼一來,華人人口將逐漸減少,這不只是因為華人的生育率降低,也因為許多能負擔得起的華人,都把孩子送到國外深造,並決定不再回馬來西亞。”

“而移民到馬來西亞的人都來自回教國家,它也就越來越傾向回教化。”
統計數字不會騙人,政治和社會生態有跡可循。
李資政的預言,不算新奇,只是他老人家語重心長,令大家感覺更為沉重。

20年後的景象已是如此,100年後的馬來西亞華人,或許就像石必落人猿保育森林裡的人猿,在一片叢林之中,要集中眼力,仔細掃描,偶爾才能夠找到一兩隻。
比喻有點誇大,只希望華人到時不至於成為大馬的奇珍異獸。

華人人口比率不斷下降,政治地位也江河日下;在一波又一波的回教化浪潮之中,飄零流落。這是悲觀宿命的看法。
然而,華人不能悲觀的生活下去,等待宿命到來。

只有主動進取,強化族群的優勢,掌握本身的命運,才能改變宿命。

在這10年之內,將是華人未來命運的關鍵。大馬的政治走向,如果繼續走向種族化和回教化,那麼,華人的未來可想而知,華人也將會大量出走。

然而,若是族群意識淡化,主流民族和少數民族的矛盾減少,馬來西亞共同身份能夠凝聚,世俗化精神依然穩固,那麼,大馬的華人仍有可為,大馬也更有前途。

不管國家和社會如何變遷,華人新生代要有一席之地,最重要還是本身的競爭力。

全球化的時代,國家的疆界已經模糊;大馬內部條件再惡劣,外頭依然還有一片天空。
今天,已經不能再談百年以後的事,必須打緊精神,爭取朝夕機運。

類似馬華這種無謂,沒有意義的爭吵,只是拖累華人社會的步伐,忽略了眼前的危機。
華人社會如今迫切需要素質、前瞻和引導,而不是沉溺於內鬥,終至坐以待斃。
------------------------------------------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1998 (《星洲日报》,《言路版》)
Created 10/20/2009 - 18:53 (online version)

后记:
《星洲日报》郑丁贤文采了得,更不会沉闷,获得许多读者爱戴。李资政是资深政治家,每每有独到见解。本文里,郑借李的眼光,结合马华党政,道出大马华社的隐忧。

政治亂象何時了?

原以為308政治海嘯後大馬將進入政治新紀元,平穩而茁壯邁向美好的未來,卻頻頻發生“意外”事件。308後有多個補選、黃潔冰被拍不雅照、多人在內安法令下被捕、霹靂州議員跳槽、寄居論事件等等接踵而來,大馬政壇幾乎沒有片刻的寧靜。

台灣議會的暴力現象舉世聞名,原以為大馬有良好的記錄,類似亂象不會發生在大馬,不幸卻在霹靂州議會上演。眼見報導中西華古瑪被多人強行抬出州議會的照片、混亂的議會以及涉及肢體衝突,確實令人難以置信。台灣之恥突然轉變為大馬之恥。

所謂不進則退,大馬在多方面的發展已經相對落後,必須快馬加鞭。而政治穩定是外資考慮進駐的主要因素。目前全球經濟衰退,大馬更應該將時間與精力放在經濟發展方面,政治混亂對大馬不利。

然而,事情有其兩面性。如果往積極的角度看,大馬這時候正處於民主發展的交替階段,人民能夠從最近的政局開拓更大的政治視野,激活僵化已久的政治思維,帶來更成熟的政治文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人民應該抓緊歷史契機,吸收民主的養分。

希望一切亂象盡快結束,回歸治國的根本,讓所有運作回到軌道,這樣才對國家與人民有益處。否則,大馬可能會變成翻版泰國。


Source: 星洲日報/言路‧
作者:費曼‧2009.05.12

李書禎。民聯引領改變

媒體大篇幅報導和評論馬華黨爭,焦點集中在馬華派系和個人政治議程的鬥爭中;和普通人一樣只有24小時,身兼部長、副部長職的領袖在這期間,為社會、國家作了多少貢獻?

在治國的政策研究中,馬華議員在議會中提出了哪些辯論課題?當雪州議會提到要求國會設皇家調查委員會調查趙明福之死,國陣議員集體離席,是真相不重要了?抑或沒面對的勇氣?
我國在清廉指數暴跌九名,更進一步讓外資止步;行動黨領袖林吉祥在國會追問大跌的原因,卻沒有當權者的回應對策。

雪州議會提呈平衡預算案,列出州政府的開支項目和發展領域,並指中央從州內鳩收了160億令吉稅收後,雪州只得到區區4億撥款,12個地方政府也自行訂定平衡預算案,近乎自供自給。然而,雪州政府並沒有遲疑,依然不分族群、黨派實施多項惠民政策,並提高赤貧家庭收入標準至每月1,500令吉。

小小的政策變動,影響面卻很普遍。柔佛正在探討免費水的可行性;吉隆坡也將赤貧家庭的標準從750令吉提升到1,500令吉,照顧到更多的清貧家庭。

正當非政府組織和學者們要求民聯落實地方選舉之際,民聯在舊有制度內加入非政府組織縣市議員代表,並且發給預算讓民間做研究,明顯超越以往;儘管還未落實選舉,也走在國陣前端。

內安法、警察法令和官方機密法令長期破壞我國民主化進程。本季雪州議會,大臣卡立就引用官方機密法令第2(C)條賦予大臣的權力,把州政府文件解密,共有四項報告,包括廢置多年的房產工程、再植林20年來的收益、士拉央木屋重建擱置20年,及國際山莊土崩報告;所涉及的是都關乎公眾利益,國家資產遭誤用、濫用或管理不當。比較馬華黨爭,我們不更應該關注這些嗎?

為何這麼多財雄勢大的發展商擱置工程?購屋者每月還要還房貸,怎麼辦?有些地方政府還在承擔征地所付的大筆賠償金。

再植林計劃的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差距很大,到底監督和檢討工作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失職、濫權、舞弊?木屋重建擱置,無居所者如何?

解密,也許不能彌補已造成的損失和傷害,然而,卻能夠讓大家檢視和檢討過去的政策,以免重蹈復撤。在混亂無章的政治環境中,雪民聯正扮演了「正本清源,引領改變」的角色。說雪民聯交不出成績,未免忽略事實了。
———————————————————————
转载自:
《东方日报》:《龍門陣 :林苑百合》
网络版:24-11-2009.

鄭丁賢‧笨,就是重選嘛

如果你是納吉,會如何收拾馬華――噢!我的意思是,如何收拾馬華殘局?

其實,你和納吉相同,都是聰明人;所以,斷然不會“干預”馬華內政――至少表面上。

大馬華人愛面子,性格又衝動,容易滿足表面的虛榮,卻不追求實質的成果;所以,在政治鬥爭中,屢戰屢敗,永遠無法從經驗中得到教訓。

因為極度缺乏政治智慧,所以,這些政壇的小朋友,在兒童遊戲室裡,把牆壁塗黑,玩具砸爛,接著大打出手。

為的是甚麼?有時他們本身也不清楚;固然是權位的癮頭作祟,此外,有可能是體內激素亢奮,必須要有一番廝殺,才能恢復正常。

結果,一個頭破血流,一個手腳脫臼,一個腦震盪;再打下去也不是辦法,只好跑到大人跟前,要求大人主持公道。

大人說道:“唉!你們都已經不小了,應該懂得好好做人才對。我原本不想管你們的爭吵;但是,為了家庭的和樂幸福,不得已要介入處理。”

“雖然說是介入,不過,絕對不是干預,只是幫助你們處理你們永遠也處理不了的問題而已。”

“況且,要記得,這是你們盛情邀請,並不是我主動介入。”

小孩們點頭稱是,把命運交給了大人,感謝又感恩。

說來,納吉和慕尤丁也沒有甚麼靈藥仙丹,我們可以打賭,過幾天,所謂的解決方案出爐,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案。

就是重選嘛!

這麼簡單的方案,還得勞動國陣大哥和二哥,真是笨得可以。

翁詩傑說過:馬華要重選。

蔡細歷說過:馬華必須重選。

廖中萊說過:馬華不能不重選。

三派都說過要重選,只是說話的時間不一樣,而且,奇怪的是,當一方同意重選,原有的一方又會變卦。

最終,重選沒問題,只是甚麼時候重選,各方還在明爭暗鬥,相互較勁。

翁派要明年10月才選,時間拖愈久愈好,磨刀霍霍,可以的話,再多砍幾個。

蔡派要明年3月選,理由是孩子要放假,老婆忙過年。

廖派要今年12月選,早選早好,否則夜長夢多,樹倒猢猻散。

早選遲選,都是要選;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既然都知道最終要重選,卻得把自己和對手打得半殘了,而且要大哥和二哥說了才算數,馬華也真是荒誕。
-------------------------------------------------------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2443
printed version dated 24 NOV 2009.
SINCHEW DAILY.《马荷加尼》。

MCA VS DAP


檳城首長林冠英在盂蘭勝節宴會演講中,修改馬華反翁派布條里的MCA詞句引來現場馬華人士「怒圍」,險些釀成不愉快事件。隨後,事情越演越烈,檳城馬華領袖甚至揚言起訴林冠英。然而,行動黨副主席陳國偉一席話最「緊扣人心」。

馬華公會的英文名稱縮寫是MCA。馬華爆發黨爭,反翁人馬發揮創意,改稱「Money?Corrupt?Accept?」字下之意,不言而喻。林首長靈機一動將之改編為「Mahu Cari Angpau」,其意思跟反翁「知勢分子」的原著相吻合,從出席宴會觀眾如雷貫耳的掌聲可知深獲認同。

林氏心血來潮表演幾天,經過媒體大事報道後惹怒馬華人士,上下齊心選擇性遺忘「知勢」的原著同志,突然「團結一致」炮轟林冠英,還把DAP改編成「Dapat Ang Pau」回敬,不忘促請林公開道歉。

正當大家把矛頭指向林冠英之際,冷不防橫空殺出蕉賴國會議員陳國偉。陳國偉秀出亮麗的「Make Chinese Angry」,要馬華擺脫應聲蟲的角色。緊接下來,老怒成羞的馬華檳州婦女組政治局以「Deceive All People」反擊。從字面看,「Deceive All People」固然匹配DAP縮寫,可是華社心里那把尺會怎麼衡量呢?

反觀陳國偉,趁馬華黨爭拋出異常貼切又應景的「Make Chinese Angry」,在能見度高漲時代,已經滲透華社的心,勾引出刺痛華社老少的沉重記憶,產生無與倫比的共鳴,在心中迴盪久久不能平息。陳國偉的功力可見一斑。

就這次秀ABC風波相信高低立見,再爭議下去沒啥意思。馬華黨爭自暴其醜,遭陳國偉妙語畫龍點睛,檳州馬華卻選擇性控告林首長,「忘記」創意十足的倒米黨員,豈能贏得民心?有人指林不該貶低政敵,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

本文刊载于《 东方日报。东方八阵》
日期:14/9/2009。
作者:费曼

万众一心的诉求





以民联为主的示威行动获得各界支持,虽然在警方严厉阻止下未能把备忘录提呈给皇宫,2万人的大规模活动已经成功表达意愿。


在大马有许多管道表达不满,通过政党高官下情上达重要课题是所谓“正当管道”的最高层次,针对内安法令,“正当管道”已经不管用。当和平街头示威是“正当管道”外“最可行”的表达方式,而且得到各界、各族积极响应,政府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此示威活动的政治信息。

虽然内安法令的出发点有其合理性,唯独立52年来该法令屡遭滥用最具争议,引起民间极度反感。不说远的,去年星洲日报记者陈云清、雪州议员郭素芯等人突然在内安法令下无理逮捕记忆犹新。废除内安法令示威活动之所以获得支持,除了饱受争议的某些细节,“滥用内安法令”是问题的核心。政府从未向人民保证法令不会再遭到滥用,也没有做出相应且必要的调整,又一再发生滥用事件。各界对政府的“自律”能力已经丧失信心,所以有正当理由要求废除内安法令。

有鉴于此,警方作为维持公共次序的单位,理应顺应人民意愿,让示威者有适当的空间表达不满,何况示威者毫无滋事成分,不威胁治安。如果警方维持交通顺畅,让示威者顺利完成任务,那一定是警方、商家、消费人与游客、示威者皆大欢喜的4赢良策。可惜事与愿违,警方几乎把和平示威者当作恐怖分子看待,除了大阵仗“围城”还使用暴力又伤及无辜的购物者与妇孺,过度执法招惹反感,势必迁怒国阵政府。警方亟需改用较文明又有智慧的处理方式。

此示威行动纵然有阵痛,例如:商家的经济损失,却影响深远。强烈抗议滥用法律的执法偏差显示人民对人权的醒觉日益提升,政府不能再对废除内安法令的诉求等闲视之。首相署部长纳兹里表示政府坚持保留内安法令,代表以巫统为主的政府立场,唯国阵里马华与民政皆公开表示有必要做出改变,内政部部长希山慕丁则表示可能在下季国会作出修改。结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本文写于2009年8月2日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根据古人的基因碎片次序进行排列后,考古学家发现原来黄种人最先踏足美洲。
古人類基因破解 黃種人最早踏足美洲 (13 FEB 2010)

那是4千年前的古人,不可能是日本人或韩国人(根据历史,他们属于由中国外移的移民)。

粗略看来,华人不折不扣是移民种族。

華基政黨能否有效為華社爭取權益?

2010年2月5日,星期五,晚上8时。费曼有幸下班后匆匆直往星洲日报总部,出席马华、民主行动党共四人的政治辩论。

现场,一来一往的针锋相对、互相攻陷,高潮迭起,不失幽默与君子风度。

然而,环顾当今大马政治局势,以及回顾自独立以来的政治生态,再评估未来的格局,毫无疑问在这议题王乃志与胡渐彪处于下风。辩论时,俩人苦苦支撑,偶尔大耍太极,企图带观众去荷兰,逃避炮弹。

潘俭伟与张念群则游刃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胡张在大学期间是专业辩手。

无论细节如何,从现场观众已知民心所向。今天《南洋商报》晚报头条新闻是“首相指示成员党准备大选”,可能有较大胜算。

从308可见人民不再是露露,格局已经决定结局。国阵才刚从308喘气过来,稍微回神即要再战江湖,这样猴急,想必抱着一个想法:输少当赢。

因为,越迟举行大选,国阵就越可能输的更多。
不信?等着瞧吧。

2月23日刊的《星洲日報》副刊将刊登此讲座兼辩论精彩内容。敬请留意。
现请略略了解初步消息:
《星洲日報》與馬大聯辦政治講座‧4年輕領袖“君子之辯”

脑袋需要进补

的确,大马“生产”了不少甘邦政客,自以为脑袋一流,事实是脑残得很。
他们经常发表愚民言论,让人吐口水还自认了不起。
远的不说,最近部长莱士雅丁就说道,面子书、网络等等都是“教坏人”的资讯工艺。脑残到透顶,是时候把脑袋补一补了。

延伸参考:網視:狠批網站成箭靶 萊士遭惡搞爆紅



何谓脑残?请点击以下标题:
1.噢買尬,腦殘時代來了?
2.腦殘時代‧政治腦殘事件簿
3.腦殘時代‧美麗無罪,腦殘有罪
4.腦殘時代‧大馬有時真的很Boleh

媒体搜索:2009年度新闻

2009结束,迎来2010。这1年的结束,也是21世纪首10年(2000-2009)的结束。以下列出最近各中文媒体的年度、十载的新闻、变化。(请点击标题)

东方日报:
1.全年回顾:我们的焦点
2.东方议题上电台:告别’09,展望’10(经济篇)
3.东方议题上电台:告别’09,展望’10(国内、国际、文化篇)
4.美趋势大师 预言2010
5.21世纪10年巨变(系列1:科技篇)
6.21世纪10年巨变(系列2:地球篇)
7.21世纪10年巨变(系列3:休闲、娱乐篇)
8.21世纪10年巨变(系列4:生活篇)

星洲日报、光明日报
1.回顾2009

号外周刊
1.一个大马金像奖(号外周刊未自设网络)

您心目中的年度国内外10大又如何呢?

東方群英會:歪論何其多

世界上總有許多歪理存在,如果不加以正視,久而久之人們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它合乎道理。但如果加以檢視分析,就會發現一些人說的一些話,一些部門的政策其實都是莫名其妙。

本月15日,國會表決是否通過2010年財預算案,民聯議員發動密謀企圖不讓預算通過,結果被國陣國會副黨鞭納茲里發現異樣氣氛,火速召回國陣員投票,才讓預算案以微差票數過關。

預算案通過過程險象環生,引起廣泛討論。在眾多的發言中,財政部副部長拿督阿旺阿迪抨擊在野黨作為,更直言不讓預算案通過等同「不愛國」。

這是由于如果財政預算案沒有通過,明年各部門就沒有經費運作,國家行政屆時將停擺。

我非經濟系出身,不了解如果政府財案不通過,會有什麼後果。但是,副部長說在野黨阻擾預算案等同不愛國,我左想右想都很難接受。

如果說,在野黨議員無的放矢,為了反對而反對,阻擾財案這就說得過去,可是認真檢視2010年財案,又是否真的應該獲得通過?

縱觀2010財案,縱然有許多議員都為預算案背書,然而其中所提及的部份,難掩飾預算案的明顯不足。

其中,預算案連續13年出現赤字,明年預料收入達1480億令吉,開銷卻達1910億令吉。這種政府其實是以舉債方式運作,增加債務要由人民來承擔的作法,有極大商榷空間。

再者,預算案之下的諸多措施,如信用卡徵稅、減低富人稅務等,都有待商榷。

首相在2個月前提呈預算案時,開宗明義即說要大馬成為高所得國家,但當中許多「劫貧濟富」的措施,如何能使國家達到這目標?

人民選出本身的代議士,就是希望他們能代表老百姓發聲。因此面對這樣的預算案,身負重任的在野議員們齊聲反對,是否有何不當?不讓具爭議的法案通過,正顯示議員們以民為本,這樣竟與不愛國表現掛上關係,在野議員可真夠冤!

另外,教育部日前發出指示,華小部份董事部因沒有足夠建校費用,而拖欠承包商,最終要教育部承擔建費事件,因此規定董事部必需擁有80%建費後,才能進行建校工程。

教育部的政策聽起來似模似樣,但細看仍叫人莫明其妙,過去幾十年來,華小建校工程難道都是拖欠建築,最後由教育部買單?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話說回來,作為受承認的國家教育源流,首相日前也聲明,華小為國家培育棟樑,華小應獲得公平對待才是,有擴建、搬遷或新建時,由教育部來買單理所當然,這又有何不對呢?

若不是缺乏公平對待,華小董事部有必要長年募款,讓華小得以發展?如今,教育部搬出這似是而非的理由,非常令人遺憾。

世上的歪論何其多,不過若加以深思,就可發現其中的謬誤所在。對於一些人、一些政策的發表及落實,大家都應以獨立思維來細究與判斷。

转载自《东方日报》。
日期:2009年12悦25日。
作者:蕭德糧

大马圣诞不快乐:贪婪让圣诞老人使出绝招?

当今大马人到底有多快乐?毋须做大阵仗调查,也不需要高官显要开腔,大家已经心里有数。

历年来大马的贪污状况如何,尽管国家领导如何嘴硬否认、滑舌狡辩,人民也略知一二。

然而,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够质疑大马确实是一块上天恩赐的福地。没有天灾,只有一点地灾--水灾。最好不过的,就是没有战争。

不过,这未必绝对是好事。太轻松导致某些人无所事事、不居安思危、患上梦游症,也有些不务正业。

惊人的是,国家在无需大量军备的情况下,花了不少钱购买军备以防万一。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原来有人以为大马毋须使用到军备,胆大包天偷取战机的引擎去变卖,而且是买到外国。事件已经发生多年,终于在2009年临圣诞节遭到揭发。随即更发现零件也不翼而飞。战机恐变成残骸了。

哇噻。。。。。。。Malaysia Boleh。。。。。!

严谨的军事基地内,竟然有人能把战机的引擎“变”不见,技艺高超如David Cooperfield,实属“大马吉尼斯记录”的表表者,是大马人的骄傲。

最近政府五行缺水,急于寻求水喉。过往几个月的什么“一个大马基金”等等基金与刚公布的自雇人士公积金是套现良方。

现在,政府不如多向这些败类学习如何变卖国家资产,能够废物利用(没有打仗,军备沦为废物)、填满政府荷包,更可以喂饱贪官,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然而,回神幻想:这些偷取引擎的人,会不会是圣诞老人?

相对于世界各国发展,大马子民整体生活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心理很不平衡,所以提前做圣诞许愿时向圣诞老人要求太大的礼物,逼得他们老人家出此下策?还是老人伯伯们怜悯大马子民,私自偷取引擎去变卖,再购买更多礼物来分派给我们?

呜呼哀哉!

军事基地能发生如此荒唐的事儿,大马到底多安全?不言而喻了。。。。。
谁敢想象当发生战争,急需战斗机时才发现原来竟是不能操作的废铁。。。国家安全被贪婪典当了。

前首相说得对:一流设备,九流管理,背后有九流思维
——————————————————————————————
延伸参考:(请点击标题)
1.【熱點新聞:空軍官員偷賣戰機引擎】

「表演」的年代

我念中學的時候,有次在家鄉的一座禮堂里觀看全登州中學的樂團比賽。比賽全程只有我母校為「國民型」中學,而且還搬出了獨有的華樂團演奏了一首中樂曲、一首馬來樂曲。

必須提的是:那是80年代——一個文化身份政治幾乎沸騰的年代。所以,看到華樂在一場官方主持的場合中出現,我當時是有點驚訝,然後是五味雜陳,不曉得是溫馨、歡喜、驕傲、擔憂,還是惶恐,並且還近乎條件反射地暗忖:他們會得到公平的裁決嗎?
音樂本來是為了愉悅聽覺和心情而演奏的,雖然也可以比賽,但仍應以音樂本身的演繹為考量。然而,就在如此年代,雖僅為一場中學生的表演,還是叫人禁不住體會到民族元素之強烈的政治象徵意味。換言之,即使只是一場普通的演出,也蘊涵了太多的情緒、太多的意義。

如今回想起來,我才真的明白何以華社自80年代起,會那麼熱衷於種種文化表演,如舞獅、舞龍、華樂、民族舞、詩歌朗誦、節令鼓、武術等。因為每一場演出,都已不純粹是為了娛樂、熱鬧或排場,而是一種更深沉的表態、宣示,乃至發洩和撫慰。

事緣當時正好是國家文化政策雷厲風行的年代,除了充滿偏見的行政,也發生了諸多事件(如「三寶山事件」),華社的集體心境,其實藏有很多的壓抑和創傷。在政治訴求無力的氛圍下,自發的文化表演,除了保存和發揚文化的直接目的,其實還滲透著更為細膩的民族身份的追溯、彌補及號召。

之所以,那時候的表演才能夠吸引並感動許多人,包括年輕一輩。也許當時之參與表演或觀看表演者,未必自覺於表演的身份政治意涵,但心理上就是覺得舒暢、激昂、感慨,或者欣慰。質言之,表演甚至成了一種心靈上的「救贖」——雖然如此形容或有點誇張。

其實,一直到90年代初,當我踏入本地大學時,校園內華裔生組織的諸多表演,還是瀰漫著濃烈的文化身份激情。順便一提:當時的某些同學為了舉辦如此表演性的活動,的確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和犧牲,包括周旋權勢、耽誤學業,我在此向他們致敬。

不管怎樣,能夠回味當時的文化政治,我想人們就可以理解何以那時候的華社會那麼熱衷於表演。希望一些評論者別只看到表演的拙劣或怪誕,即苛責大馬華人的膚淺。至於今天的表演是否已淪為庸俗的排場,或浮誇的炫耀,則是另一回事了。

刊载在《东方日报。龍門陣》。作者:鄭庭河。
刊登日期:2009年12月5日。网络版: 2009年12月4日

林瑞源‧思維僵化阻礙進步

國家競爭力低落,除了是各領域和人民素質下跌外,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思維跟不上全球化時代的步伐。政治領袖不時讚揚多元社會是國家的優勢,其實多元和開放的思想才能推動自由化,思維僵化正是國家進步的致命傷。
歷史學家邱家金提出單一源流學校的建議,得到一些人的認同,包括兩位前首相以及沒有接受過華文教育的華裔人士。由此可見,很多人的思維已經陷入非此即彼的單一和僵化,他們的標準只有一個,無法接受其他的價值觀。

思維僵化者,遍佈各領域,包括一直要改變華小教育體系的教育局官員、宗教局官員和政治人物。

官員擁有單元的價值觀,就不能接受多元教育,漠視多元教育為國家栽培卓越人才的事實。如果國家只有單一源流的學校,如何應對全球化激烈的競爭?在中國和印度經濟崛起的時候,國家還具備這類文化背景的人才,搭上中印的經濟列車嗎?

僵化的思維也讓一些公務員出現執行上的偏差,譬如越來越多人投訴國家幹訓局已經被一些擁有極端思想的教官所利用,在講堂上灌輸種族分裂主義。1981年成立的國家幹訓局成立的宗旨是培養人民的愛國精神,但是官員卻利用職權來灌輸極端種族主義。這些人不會認為自己做錯,因為在他們的單元思維中,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價值觀。

此外,其他有執行權力的官員也抗拒改變,譬如不開放金融、汽車市場,他們認為開放侵犯了國家和民族的主權,因此政府在經濟自由化過程中不斷遭遇阻力,有時是進一步、退兩步。

自由派的前玻璃市宗教司莫哈末阿斯里被雪州宗教局提控,這是保守勢力展示權力的象徵。有一批宗教保守人士正試圖利用法律,來動搖國家的世俗政體。

雪州宗教局在回教黨雪州主席哈山阿里的支持下,也提出禁酒令。雖然雪州大臣推行業者自律賣酒的條例,不讓他們得逞,但是他們已經成功把“在回教徒居多的社區賣酒”,塑造為一種罪惡。

另一方面,女模特兒卡迪卡喝酒被宗教法庭判處鞭刑,一旦卡迪卡被鞭,不只是國家開放的形像受損,也是瓦哈比派的勝利;他們也阻止西方歌星的演唱會、管制民眾的衣著。這些道德警察將使外界認為大馬是一個保守、退步的回教國。

這麼多思維僵化的人士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反動和保守力量,這將阻礙首相致力要建設一個經濟和社會開放的國家。只有抑制這股力量,強化多元的思維,國家才能進步與繁榮。
--------------------------------------------------------------------------------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2445
《星洲日报》。《言路》。《一心不乱》。2009年11月24日

提昇民眾政治意識

政治人物有時候會令人難以分辨他們到底是政治人物還是專業演員,一些對藝術和現實不分的大馬人,可不要被他們蒙騙了。

之前受到網民好評,最近更到韓國電影節參展的15Malaysia短片系列,當中幾部有邀請政治人物參演。不管製作人邀請政治人物參演有何動機,只要觀眾把他們當作演員看待,就不會被那些動機侵蝕他們的思想,被它們洗腦。

我很“佩服”那些容易被電影牽引的觀眾,他們把劇情和角色當作是真人真事。

記得60年代,我當時還小,香港那位專飾演奸人角色的劉克宣來大馬登台演出,竟然被人往台上拋擲雞蛋!同樣的,當人們一談到石堅時,有些人就馬上咬牙切齒,對他恨之入骨。

不得不承認部份大馬人政治意識上膚淺。人們平常可以對政治人物或政黨的表現不滿,但接近大選時那些政客和政黨使出“親民政策”或“派派糖果”,那過去的不良記錄都被漂白了!

這些大馬人只看表面的,不看裡面。如果讓表面來主宰我們對政治的看法的話,這是欠缺成熟的。

我們必須當成熟的觀眾,當國家一些政策或領袖做了一些事情你覺得不合理時,你最好把它們記錄在簿子裡。那麼到接近大選時,當他們再用種種表面行為或宣傳來給自己作漂白劑時,你就不防打開簿子翻閱他們過去的記錄才來投你手中神聖的一票吧!

资料来源:
《星洲日报》.Author: 陳亞倫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2200
Created 11/05/2009 - 07:51

泰法醫:墜樓前已受傷‧趙明福80%遭他殺


泰國法醫普緹指出,由於能在趙明福身上找到墜樓前已出現的傷勢,她因此斷定趙明福有80%的可能性是遭到他殺,而自殺的機率只有20%。

普緹在趙明福身上找到的傷痕包括:頸部出現勒痕、肛門有傷勢以及大腿後側也出現疑似遭人以木棒打傷的痕跡。

趙墜樓時或已失意識

她也推斷趙明福在墜樓時,可能已失去意識,因為她通過傷勢照片觀察到趙明福的頸部有被勒傷痕跡、沒有自衛的傷痕及某些部位在墜樓前就已受傷。

證人表示,趙明福肛門處的傷勢不像是墜樓所致,而是遭到像木棒的物體插入;根據她過去的經驗,她不曾看過墜樓個案會出現如此的傷勢。

普緹的推論也與本地兩名法醫凱魯阿茲曼及巴拉斯漢的假設大相徑庭;同樣作為證人的凱魯阿茲曼及巴拉斯漢皆認為,趙明福極有可能是死於自殺。

普緹是“趙明福驗屍案”第30名證人,她今日(週三,10月21日)在雪州政府代表律師馬力英迪亞的引導下供證時說,上述兩名法醫指趙明福是墜樓死,她也贊同這個說法。

不過,她認為,雖然是墜樓死,但趙明福在墜樓前就已受傷,因此他極有可能是遭到他殺。

為方便普緹講解,驗屍庭特別設置投影機,以讓所有在庭內的人能夠透過所投影出的傷勢照片,瞭解普緹的供詞。由於沒有親自為屍體解剖,普緹只能通過現有的解剖報告及傷勢照片做出推論。

她指出,除了肛門的傷勢之外,趙明福的大腿後側也出現疑似遭人以木棒打傷的痕跡。

指趙墜地時仍未斃命

泰法醫:墜樓前已受傷普緹指出,趙明福在墜地時仍活著,但由於失去意識,導致他腳部著地後,身體就直接向下傾倒重創胸部,這也是趙明福肋骨嚴重骨折的原因。


她說,根據凱魯阿茲曼及巴拉斯漢的說法,趙明福頭蓋骨骨折是因為腳所承受的壓力,轉移至頭部,而她則認為,若是壓力轉移,趙明福的頭部理應出現圓環骨折(ring fracture),但在他的頭蓋骨卻沒有出現圓環骨折。



资料来源:
《星洲日报》:2009年10月21日(网络版)

更多关于赵明福命案新闻:
《星洲日报》雪議員政治秘書墜樓死
http://www.sinchew-i.com/sciWWW/taxonomy/term/362

高峰論壇:開棺驗屍與沉冤待雪

像包公審冤案那般,趙明福案件最後演變成「開棺驗屍」。也因為開棺,漸失光芒的驗屍庭審訊奇峰突起,再顯亮點。

而帶動新突破、新切入,居功厥偉非泰國法醫普緹莫屬。她在上週四出庭激起驚艷。先是她的氣質新潮、造型亮麗;後是她的實質、明確、鏗鏘的論斷,扯開了3個月來死死糾纏、重複兜圈和停滯不前的審訊。
如此平地一聲雷,普緹令鎂光閃爍不停,記者公眾爭相合照。大家也不及分析到底是她的法學敏銳與決斷,還是她明星般艷麗與風采,只是趙案苦等3個月竟然是不著邊際。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普緹才令人驚艷。

3個月來的審訊,充滿紕漏的查案狀況,以及加諸於趙明福身上的臆測以引導出自殺論,趙氏家屬深受創傷。

民眾起初還有無限期待。然而翌日的審訊結論,往往教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最荒唐的是趙明福躺屍處的「血跡」,大家引頸期待驗一驗DNA,看看到底誰留了手尾。驗屍庭還隆重其事,大隊人馬重臨現場,竟然查出:那只不過是一灘漆!

接著又有趙屍附近留下一塊磚頭,邏輯連想必為凶器。結果出了一位反貪會大廈的保安員來供証:竟然只是他壓住覆蓋趙屍的塑膠布的重物。還有,第一個發現命案的反貪會職員遲遲沒報警,供証稱他因反貪會上級吩咐如此。

當然最「懸疑」的莫過於趙屍衣服上沾染了大量不屬於趙氏的DNA,恐怕就是趙墜樓時,「推手」留下的。各報斗大標題「神秘人物是何許人」,竟然是趙屍置放在解剖檯時旁邊一具同一天車禍死亡的印裔流浪漢之屍,飄過來的「染色體」。(多年不解基因組體Chromosome為何譯成染色體,趙案烏龍方知譯功神似一流。)

一個負責調查貪污、濫權、違章案件的機構發生命案,由保障社會安全的單位調查。但是,不論是現場守護、即時通報、案件曝光之後的現場鑑証、物証和屍首的剖析和檢驗,都鬆懈疏散、散慢輕忽,以至難得的物証都因此失真。沒人保証每案必破,但是沒有保護証物,就什麼案都不能破。

反而我們看到審訊偏重強調趙氏死前狀況,諸如廁所里與黨同僚口角,生前經濟拮据和沒錢結婚,甚至要趙家家屬驗証趙明福的精神狀況。凡此種種都砌成了趙氏的嚴重人格缺失,對痛失親人的趙家是何等的傷痛,如同姦污案盤查受害者的二度傷害。

相對之下,普緹顯然清新得多。但她也只不過是列隊上庭的長龍陣中的一個証人。她是第30個。她既不能直接檢視証物,也未能在事發後即時現場調查,而只憑照片和警方的調查報告作入微觀察和慎密辨証。間接接觸以及事後檢審物証來抗衡原有論証,她徹頭徹尾吃盡大虧。但有條不紊逐點挑出法醫凱魯和巴拉山的9項疑點,她提出了3個月聆審從未提及的論點。

普緹的假設不能成為事實,除非有實際証物輔佐。而案件發生至今已近百天,現場物換星移,其他証物都在機緣巧合之下不符証物資格。所以,普緹挑戰反貪會論點,是後發制於人,處於不利地位。

剩下唯一尚屬事實原狀的就是趙明福的屍體。趙明福親屬最終同意開棺驗屍,恐怕也因目擊普緹明察秋毫、斷案了得吧。受盡了冤屈,還始終查不出趙明福到底如何死,不試試開棺驗屍,如何要明福死得瞑目呢。

《东方日报》。2009年10月26日(印刷版)。作者:吳彥華

曾開棺驗屍50次‧普緹:埋了5年也可破案



趙明福家屬同意讓泰國著名法醫普緹開棺驗屍,只因相信對方的專業能力。事實上,普緹的確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她曾處理過超過50宗2度開棺案件。

普緹在接受《光明日報》電訪時透露,在泰國由於只有一個司法部鑒識科學機構,一些死者家屬會向她提出二度開棺的要求,而擔任副總監及法醫的她從事法醫工作迄今,處理過的2度開棺案件已超過50宗。

詢及屍體下葬後多久會腐爛,她透露,屍體入土後會因為泥土周遭的成份及環境緣故,比暴露在空氣中的屍體延遲腐爛4倍。

“至於腐爛程度,則必須看屍體注射福馬林(俗稱防腐劑)的多寡。”

對普緹而言,在她以往處理過的案例中入土最久的個案是一宗入土5年的2度開棺案。

她透露,此案件跟趙明福的案件有相似之處,都是家屬要求開棺驗屍調查真相。她指出,這名死者失蹤5年,家屬要求她開棺驗屍找出真相,驗屍後發現死者的真正死亡並未如警方調查般,反之是被警方所掩蓋。

暴露空氣屍體更快腐爛

不過,她也補充有一點不同的是,在泰國都是家屬自己付費給法醫及律師為死者討回公道,語氣中似乎透露比較之下大馬的人民比起泰國人民幸運多了。

另一方面,普緹於今日(週一,10月26日)接受《光明日報》電訪時也表示,願意為趙明福開棺驗屍,但她透露到目前為止還未收到有關方面的邀請,而她也是從本地媒體口中獲知趙家願讓她開棺驗屍的意願。

趙明福家屬已於週一召開記者會表明同意讓泰國國際法醫普緹開棺驗屍,以查證趙明福死因後,接下來就待驗屍官批准,當法庭發出庭令後,開棺驗屍便是刑事調查工作的一部份。

趙明福家屬代表律師哥賓星將於週三(28日)向驗屍庭提出2度開棺驗屍的申請。

《光明日報》。2009.10.26(网络版)

潘作意‧期待真相大白!

泰國鼎鼎有名的法醫普緹,在趙明福案出庭作證之後,案情突然峰迴路轉,急轉而下。趙家也因此決定要開棺驗屍,讓這一案件增添變數和臆測,真相能否大白,是大家都關心的事。

從報章瞭解這位享譽國內外法醫界的背景,不得不佩服她那敬業樂業的專業精神和不畏強權,伸張正義的態度。泰國有此公正不阿的法醫是該國人民之福,社稷之幸啊!

法醫的工作是通過科學的鑒證,現場的勘查,憑著蛛絲馬跡及身體傷害的留痕,尋找證據,為冤死之人伸張正義,還原真相。職是之故,法醫的工作一點都不能馬虎隨便,或隱瞞證據,或輕率的作出結論而影響案情。

談起法醫學,不得不提一提宋代傑出的法醫學家宋慈。宋慈一生辦理的案件數不勝數。他那神奇的斷案手法和精神備受尊崇,獲得當代人稱許他為斷獄神手“宋青天”。

宋慈總結一生豐富的實踐經驗,完成了《洗冤集錄》這部震驚古今中外的法醫學著作,是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著,翻譯成多國語言,被後世法醫界奉為“金科玉律”,成為法學界的權威,影響至今。而宋慈則被稱為“法醫學之父”,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名留青史,也是實至名歸。

宋慈辦案的精神正如他的名著《洗冤集錄》序裡所說的“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所以,他堅持案件“審之又審”,特別重視現場的勘查和檢驗。他認為“雁過留聲,船過留痕”,憑著現場勘驗的蛛絲馬跡,可以收集有利的證據,平反冤情。

他堅信如果命案交給沒有實際經驗的新人或一些畏懼強權的人去辦,難免易於受到欺蒙。加上有的人怕苦畏髒,又不對案情認真地進行實地檢驗,人雖到了案發現場,但“遙望而弗親,掩鼻而不屑”,因而難免判斷失誤,以至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冤獄叢生。

檢驗屍體,診斷死因,需要高強的技術,不能和診斷活人相提並論。因此,法醫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須具備深厚的醫藥學基礎,把握許多科學知識和方法。把有關的生理、病理、藥理、毒理知識及診察方法運用於檢驗死傷的實際上。

另一方面,認真地總結前人的經驗,以防止“獄情之失”和“定驗之誤”。然後再通過綜合的鑒定,將案件作出合理的推論,貫穿案情,一節一節的銜接起來,讓死者自己“開口”說話,告訴案發的真相、原因,為自己洗脫冤情。

宋慈說:“人命大過天,人命大過天哪!”。每一條人命的冤死都要憑著良心去為他們伸張正義,務要從實,抓拿元兇,也避免禍加於人,即便得罪權貴,丟了飯碗,也在所不惜;即便再次開棺驗屍,“驚動”往生者,也要讓死者“起來說話”,釐清案情可疑之處。

趙明福事件錯綜複雜,一時難以斷案。普緹等法醫的意見和看法值得深思和考量。要早日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有時要作出巨大的犧牲和配合,不然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將付諸流水,徒勞無功。

我們期盼大馬也能有一位像普緹那樣專業的斷獄神手,為人民平反冤案,則人民幸甚,社稷幸甚!
-----------------------------------------------------------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2064
《星洲日报》。《言路版》。2009年10月26日(网络版)、27日(印刷版)

大马的耻辱:九流警察耍贱招


班台區州议员倪可敏律师指他在进入州会议厅前被警方人员袭击下体,並到警局投報。

今天(29/10/2009)媒体报道,昨天霹雳州议会复会闹出国阵民联双胞州议会,警方为了保持次序特别加强保安。熟料一位警员在入口进行体检时竟然对倪可敏使出“猴子偷桃”。这样下流、不文明的警员,是我们要的吗?还嫌大马不够丢脸吗?

注:倪可敏是某届《大马10大杰出青年:法律界》获奖者。
本文由《ROJAK大马》转档。

霹政府取消新村永久地契

(安順27日訊)下霹靂農民公會主席林元情指出,國陣霹靂州政府取消前朝民聯政府所訂下的發出永久地契,給於州內華人新村與重組村的利民政策!

他在文告中指出,下霹靂縣土地局發函給縣內申請永久地契的村民,通知他們到土地局領回原有的地契。

該公會對國陣霹靂州政府此項決定深表遺憾,並認為有關已經違反首相納吉倡議的1個馬來西亞精神。該公會認為國陣霹靂州行政議員拿督馬漢順,應該為國陣霹靂州政府取消永久地契的決定,向州內134個華人新村及349個馬來重組村村民道歉。

文告說,之前在國陣成功奪取州政權後,馬漢順曾公開向州民表示,國陣州政府將以99年地契取代民聯政府的永久地契,可是如今受影響的永久地契申請人領回的還是他們即將期滿的60年地契,連申請永久地契所繳納的費用也被沒收。該公會提醒政治人物,信口開河必受到人民的垂棄。馬漢順在受詢及此事時,不願做出評論。

资料来源:《东方日报》。大马新闻。日期:大约于2009年10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阵霹雳州取消永久地契势必引起反弹。马华总会长翁思杰的面子书原本在启动1周内获得过千年轻人联系,接近1个月后人数冲破2千人大关。许多人对翁总非常正面沟通。然而,由于霹雳州永久地契事件,竟然有人在翁总的面子书里对马华破口大骂,霹雳州马华的马汗顺成带罪之人,显示了部分人不满马华乃至国阵在霹雳州的言而无信的举措。国阵将霹雳州政府易权是夸口声称将以人民利益为依归,民联政府的措施将保持不变,如今食言,难道国阵把人民当作露露?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大马人的悲哀

读罢“津巴布韦化”,坊间从安哥安娣、熟男熟女,乃至嫩男淑女们,都在热烈谈论郑丁贤文章所带出的信息。大家无不感叹: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马不知不觉逐渐在退步,已经沦落到只有跟非洲国家做比较来自我安慰。
呜呼哀哉!大马子民半个世纪在无能的井底政府领导下,长期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如今,郑的文章里粗略地作出形象化的比较,大家才如梦初醒,原来大家活在世外桃源,不知世界之大,大马竟然如此没落。

大马人民,醒醒吧!

如果想要移民,请便,没有人能以任何理由、借口夺走你自由发展的权利。
大马不能给你前途,其他国家可能可以,所谓“东家不打打西家”。
大马华人本来就是早期中国腐败疏散到四海五湖的移民之一,如今国家不争气,换新国家并无不可。何况香港在97大限来临前,许多港人移民多国。大马只是另一个版本而已。

现在,请大家欣赏谭咏麟的移民歌曲:《离别心曲》

撰写日期:2009年12月11日

津巴布韋化


外交部的數字不會騙人,國人大量移居,隱然已出現移民潮。

怪不得!全球航空公司都在虧本賠錢,而馬航和亞航卻一枝獨秀,盈利驚人;想來,除了旅遊公幹的乘客之外,乘坐移民機的,也是主要客戶。

依照這種趨勢,大馬可以不必擔心人口負擔過重,我們可以把人口問題,轉嫁給其它國家,讓它們承擔後果,誰叫它們說要吸引人才。

10年後,我們不會再有增建華小問題。小朋友跟著爸爸媽媽走了,華小董事部和校長老師到處搶學生,挨家沿戶乞求各族家長送讀。願意報讀者,書本、校服、校車全部免費,並送最新智慧手機一部;如果簽約讀滿6年,另送18歲之後的移民機票。

馬華公會也不會再有黨爭。馬華黨員遍佈全球,可以開設悉尼分會、東莞分會、雅加達分會、溫哥華分會……;香港有港島、九龍和新界分會,新加坡則從兀蘭到聖淘沙,廣設30分會,有望取代現在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成為該國最大黨。

人走了,房子就多了。於是,吉隆坡黃金地段的高級公寓,價格將從每方尺1000令吉,下滑至500令吉;八打靈再也的雙層排屋,從每棟50萬令吉,跌至25萬令吉;到時,能夠撿現成的便宜,要多大的屋子都有。

還有,車子少了,空氣清新了,污染改善了;不會再有廟宇教堂問題,也不用爭種族問題(華人改為KKK――Khoo Kay Kim一族)。

馬來西亞,成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更正常的角度預測未來。

人走了,資金流出去了,工廠遷出去了,商店關門了,超級市場人潮沒了,金馬崙高原不種菜了,巴也明光不養豬了……。

這讓我想到非洲的津巴布韋。30年前,它的名字還是羅德西亞,一個由白人精英領導的非洲黑人國家。
後來,黑人領袖穆加比推翻白人政權,從此黑人當家做主。

這個發展符合民主規律,絕對是政治正確。一個黑人佔人口多數的國家,不可能交由白人主導。

問題出在穆加比上台之後,推行民粹主義,排斥少數白人居民,通過各種手段,巧取豪奪社會資源,把白人徹底邊緣化。

白人失去了礦場和農莊,沒有了商店和土地,只好大量移民,離開津巴布韋。

結果,津巴布韋的經濟崩潰,通貨膨脹230,000,000%,失業率80%,民不聊生;政治動蕩,黑人政客當權,極度腐敗;公共衛生解體,人民平均壽命是37歲,成年人之中,有40%患上愛滋病。

分配驅逐了競爭,扶助取代了績效,優惠淘汰了公平。

民粹和種族政治的結果,就是走上津巴布韋的後路。

转载自《星洲日报。言路》。
日期:2009年12月4日(印刷版)
作者:郑丁贤


夢醒時分

你是否和我一樣,發覺身邊的親戚和朋友,似乎少了許多。

以往接近過年時,各種聚餐排得滿滿的,而今年,似乎沒聲沒息。

即使是平常日子,電話少了,與大家見面也少了。

也許,大家各忙各的;或者,目前流行“宅生活”,儘量避免出門。

也不盡然如此。再想一想,很多老友和親戚,已經不在了。嗟!大吉利是,他們都還好好的,只是離開了馬來西亞。

老余去了中國大陸開工廠;王子不做工程師,移民到澳洲開小食檔;阿風離開本地大學,去香港做講師;青蛙去了台灣,開展事業第二春;還有的到了美國、英國,唔,還有去印尼的……。

起初,以為這只是個別現象,逐漸的,旁人也有同樣發現;原來,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社會現象;這不是少數,而是相當大的數目。

外交部早前披露了一個數字,說明這個現象是多麼真實,多麼貼近。

從去年3月到今年9月,已經有30萬大馬人移民他國;其中20萬人是今年1月到8月出走的數目。

累積下來,已經有超過200萬大馬人移民,接近今天印尼外勞在大馬的人口。

不同的是,移居他國的大馬人,多是專業人士、中產階級。

他們有很多出走的理由,追求事業發展,為了孩子前途,尋找個人更大空間……,概括一句:對馬來西亞失望。

5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真好,好過香港,甚至日本。
3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還不錯,比得上韓國、台灣(不提香港和日本了)。

2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還可以,至少超越中國、泰國(不能和台、韓比了)。

1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再差,還不至於像越南、印尼(中國已是不同級別)。

今日,越南和印尼的經濟成長率遙遙領先大馬,社會活力和知識發展也勝過一籌;距離愈來愈近了。
怕甚麼,還有菲律賓和柬埔寨、緬甸。

但是,一位經濟學家最近到菲律賓考察之後,認為再過20年,大馬可以取代菲律賓,出口馬籍女傭到全世界了。

半個世紀以來,馬來西亞是在大宅院裡,用封建方式,分配祖宗家業,消耗社會資源,浪費和逼走人才;不談競爭力,忽略生產力,討厭績效制。

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時,大馬把門關起來,以為避過一劫,有人還自我陶醉,自以為是天才策略。

然而,其它國家面對風暴,走出風暴,進行體質改革,跨步向前,登上另一個水平;大馬卻還在原地踏步。

馬來西亞,該醒一醒了。

转载自《星洲日报。言路》。《马荷加尼》。
作者:郑丁贤。刊登日期:2009年12月3日(印刷版)

馬來西亞製造

馬來西亞要晉身高所得的進步國家。
x x x

以下是真實故事:

一名大馬政要到新加坡動心臟手術。
手術成功。政要康復期間,要向醫術高明的3位手術醫生,包括麻醉醫生,親自道謝。
他說道:“感謝新加坡的醫生……。”

“對不起,閣下,我來自馬來西亞。”一位醫生打岔。

“我也是。”

“我也是。”
x x x

一家大馬企業要在外國發展一個新市鎮,委託新加坡一家跨國公司規劃。

雙方第一次見面,新加坡公司派了7人高層隊伍,從總執行長、首席建築師,到財務主管,一字排開。
會談順利,大家放鬆心情,閒話家常。

大馬企業的主管說:“我老家在森美蘭州庇朥,那裡的榴槤最好吃,以後你們到馬來西亞,我請大家吃庇朥榴槤。”

“啊,你老家是在庇朥甚麼地方?我也是庇朥人。”
說話的是新加坡公司的那位總執行長。

接下來,七嘴八舌,另外那6名新加坡公司方精英紛紛報上身份。

“我是馬六甲人。”

“我來自霹靂江沙。”

“我在昔加末長大。”

“我的老家在……。”

一個不缺,完全都是馬來西亞製造。
x x x

類似故事,數之不盡。
故事的背後,另有故事。

一些人是被國內大學拒絕,一些是被政府獎學金拒絕。

10個A,比不上別人10個B;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過一道長堤,是另一個世界。

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主角,都是一個感慨。
x x x

馬來西亞僱主聯合會統計,目前在國外就業的馬來西亞人,總數約78萬5000人,其中44%是在新加坡,其餘分佈在香港、中國、澳洲、英國、美國等。

在這之中,大約三分之二是專業人士。
與此同時,大馬的客工200萬人,多數來自印尼、孟加拉、緬甸、印度、越南。

他們從事勞力行業,不需要識字,只需要一點腦力;低技術、低知識,當然,低薪資。
馬來西亞成為出口腦力,入口勞力的國家;知識貿易出現嚴重逆差。
x x x

政府從2000年開始,鼓勵人才回流,提供各種獎掖,包括稅務優惠等條件。

快10年了,只有770人響應,平均每年約80人回國服務。這770人,只是海外數十萬人才的滄海一粟。

然而,即使這一小撮人,許多也是回了又走。

而許多年輕人,也未能在這裡圓夢,於是整理行裝,走向陌生的國度。
x x x

而他們說,大馬要成為高所得的進步國家。
--------------------------------------------------------------------------------
Created 11/12/2009 (online version on http://www.sinchew.com.my/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2305
Author: 鄭丁賢

P/S: 大马人,包括各族的移民意愿,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苦中作樂







前言:

《大时代》是90年代红极一时的港剧。 剧里郑少秋的“丁蟹”因此剧在播放期 间,恰好遇到股市猛泄,郑少秋从此成为股市 下跌的代言人,“丁蟹效应”变成代名词。

文章:

殿堂級歌手譚詠麟在港劇「大時代」主題曲里第一句歌詞:「如此年代滿障礙,如此時候預計將來。」相信這是目前許多大馬人的最佳寫照。眼下國家人民兩茫茫,如此時局,有人暫離大馬,有人索性投奔他國。然而,更多人繼續在這個國度默默耕耘。

在逆境里,是體會華人深厚文化的好時機,華人自古以來累積豐富的情商智慧(EQ),是度過低潮的良好指引。信手拈來有:以守為攻、居安思危、守望相助、臥薪嘗膽等等寶貴無形資產。大智若愚地苦作樂,也是不可多得的傳統智慧。

曾幾何時在好景時忙得團團轉,溫暖的家彷彿像旅店。有些家庭把星期天設定為「家庭日」,讓家庭成員百忙中共聚「高品質的一天」。如今工作量減少,較多呆在家里陪伴家人互動,比如一起看電視、下圍棋、戶外家庭聚餐等等,隨時加強感情,享受天倫。趁空檔不妨多跟親朋戚友聯繫。在忙碌時候難有機會好好聯繫,經常忽略關心彼此,極端的情況甚至錯過向親友揮別人生最後一程。如果以往早出晚歸,對鄰居一無所知,從現在開始多聯繫並參與社區活動未尚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曾經忙碌忽略保健,現在是時候找回健康了!多在家里用餐,節省又營養。如今,大家沒有理由更沒有借口不做運動了!低花費的國內自助旅遊是悠閒自在的充電好方法。

民眾也能借此機會檢討過去,展望將來。現在大家有更多時間冷靜地策劃事業,如何走下一步、是否要轉換跑道、還是需要發展新技能或進修自我增值等等。此時也是充實人文素養、提升心境的良機。適當地參與激勵講座、文藝活動,或者參加宗教活動,實行「修心養性」活動。慈善活動是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良好活動,何樂不為呢?

在逆境中也能返璞歸真、自得其樂地苦中作樂。大家發揮同舟共濟、互相扶持的力量,抱著刻苦耐勞的精神是共渡時限的基礎。

本文刊登在:《东方日报。八方论见》 作者 : 费曼 日期:2010年6月16日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308后,天天亢奋备战!


转载自:《光华日报》
作者   :黄泉安
日期 :2010年6月13日

以个人从政心理出发,若有人认为在没有做好选区服务工作及实践州政府的施政理念之前,就投入选战的准备工作,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我会有很大保留。

因为,就算是同条船上的政治新雀,难免心态不尽相同,视野和抱负也差之天地。这是攸关个人投政目标及政治智慧的回异,才会制造意识显著落差。

我觉得处身新纪元2010时代的政治工作者,应该有毅力与胆识,善于驾驭天时、人和、地利所提供的客观条件,配合现时通讯传播工具的发达普遍,要做好选区服务工作、实践州政府的施政理念、启动选战的筹备工作,是可以同步进行(concurrent execution),而不必依照因循渐进(consecutive implementation)的古旧方法。

其实,槟州308海啸变天,给民联带来天时、人和、地利方面的崭新条件,也让“炮灰候选人“能够意外中选,这是民联的特殊机遇,又碰上人民要改朝换代的亢奋心理,此乃天欲降大任于斯人而扶助我等。

然而,政治机宜在时光运转下,也会很快时过境迁,两年前的排山倒海海啸效应,短期内肯定不会再度重现,“意外中选”的YB,如不及时在选区服务、体现良政决心、启动选战机制功课三方面同步进行,如不乘阳光灿烂时刻苦耕耘,要取得2013年民联槟州大选全胜,难道它会轻易从天而降,让你不劳而获吗?

308变天成绩出现后,我一直尽量保持清醒,不断盘问自己,火箭的“拔根行动“成功踢走许子根政权,下来该如何启动”扎根行动“,扶持民联在槟州、大马长久盘根的千秋大业?

308七天后,在2008年3月15日《光明日报》举办的《从这一步看下一步》讲座会上,我发表言论,特地提醒民联新政府,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谏言,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模糊了持续政改的焦点。

现在,308历史一刻已过两年半,民联经历先后11场补选,获得8胜3败的成绩,间中霹雳州政权意外流失,行动党家门不幸遇到许月凤公叛党个案,公正党也连连出现国、州议员退党跳巢事件,此时今日,我相信政治领域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明鉴,依然隽永管用。我有这样的心念,纯是个人机遇在作祟。

308前夕,决定放弃个人专业职位与厚禄,回乡加入“拔根行动“,得到党中央的许肯,在日落洞国会选区竞选。当时,只觉得日落洞不好打,党主席加巴星早年虽在这里树立“日落洞之虎”民间牌榜,过后却在1999年以772票被国阵新人李家全打败,2004年行动党新人复又以逾7千多票落败沙场,2008年我身虽挂天兵身份,以1万6千246票为行动党争回连输两届的传统强区,这是纯拜人民思变心理所赐,轻沾天时人和地利的宠待,一直感恩到现在。

我个人不才,面对国阵强势却能意外中选之后,心中压力很大。

308后40天内,便把服务中心设立起来,聘请党基层全职、义务效劳,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早晨10时至晚上10时(包括午餐小休1小时、晚餐小休2小时),星期六朝九晚一,全日制开门为人民服务。过后,又设每星期二免费法律顾问服务、每星期四市议员站岗时段,为中下层市民提供免费咨询。这几项制度化活动,不但益惠日落洞选民,连槟州党总部及党领袖也推介他区选民前来日落洞解决难题。我相信,这是同步进行服务选区的第一个体现,到现在进入已第三个年头,我的义务服务队还是持之有恒,从不间断,我该向他们敬礼。同步进行的第二个功课,是实践州政府的施政理念。

308执政槟城最大的可怜虫是林冠英,做得好也被国阵骂,做得敢也被国阵骂。可是每当林冠英被国阵谩骂时却很凄凉,因为为他正义抗护的自己人,只有知名三两个。不相信,摊开网页新闻库,看看林冠英在公开招标及善待F级土著承包商、豆蔻村风波、乐龄感恩献金理念、外资量额落差等事件,被州反对党射马时,那一群兄弟是正义护法,又那一群是噤若寒蝉的明哲保身人?

其实,实践州政府的施政理念的最佳磨炼,是下摆身份,在州政府及首长面对歹言菲语时,挺身加以严词抗对,以理服人才是。

每个政改工作者308后应该同步进行的第三个功课,是及时准备选战工作。登记新选民的功课最不足以挂齿,因为自1990年重夺吉兰丹政权后,回教党一直都做这门功课,才能保持连胜5届的辉煌纪录。我从回教党领袖学习到的是,选战准备工作还包括不时分析每季选民手册所显示的选民移动和流失征兆,同时也得进行干部训练及政治教育的持续性功课。三年来,我参加11场补选中的8场战役。每一场补选,就算耗费不菲,日落洞选区服务中心都排出大队参与助选,从武吉干当到诗巫,对日落洞的基层来说,每一场补选都是政治活教材,实地又乘机售卖《火箭报》,沿户拜票拉票,投票日担任监票员及算票人。每当看到身穿日落洞行动党T恤的团队在外州补选工作岗位出现时,我对他们有很大的赞赏和钦佩。我很欣慰,身为一个YB和国会议员,党龄虽浅,但团队稳健,真是吾道不孤。这才令我308后,每日处身亢奋备战状况之中。

華教運動及其悲情

转载自:《东方日报。东方文薈》
作者   :鄭庭河

日期 :2010年6月13日

在這摩登社會,形象非常重要,尤其對於年輕人而言,甚至或還足以左右其觀感和判斷。曾從朋友那兒聽到一個有趣個案:有位年輕文友本來很仰慕某位留台女作家,及於某次研討會上發現其偶像「臉上塗著厚厚的一層妝」後,良好印象立即就跳水。

當然,不敢說年輕人都那麼「膚淺」,大家畢竟還是成熟穩重的居多,懂得理性地判斷好壞,而非以貌取人。只不過,作為公眾人物或代表性單位的,若除了外觀之外,於言談舉止和行事風格等方面都不注重形象經營的話,日累月積,的確會叫人逐漸失去興趣,乃至信心,甚至還莫名其妙地產生厭惡感。

從最近收集到的一些訊息,可感知的一個輿論焦點是:我國的華教運動和代表性單位,經過上幾個年代豪氣干雲的鬥爭高潮之後,今天是否已開始淪為老邁、呆鈍、鬆弛、退守、敷衍、綏靖,以至形象不佳,勾不起年輕一代的好感及認同了呢?

坦白說,70後的年輕人普遍感受不到華教運動最火紅、最高亢、最軒昂的鬥爭風采,也的確是事實——歲月畢竟是最有效的隔離牆、絕緣體。雖說集體記憶不是不能通過教育、藝術創作或公共儀式來保溫,乃至復活,然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是在華社主導的教育體系和宣傳語境下成長,對華教運動感覺陌生,也屬理所當然。

實際上,不僅陌生,眾多年輕華人還在官方掌控的學校教育、學術論述和主流媒體的潛移默化下,對華教一知半解乃至充滿誤解,也是事實。就算是華校,如獨中出身者,也別期望其人熟悉華教理念和奮鬥史。至於如本人那樣自國中畢業而又來自華社「邊區」者,若非來吉隆坡深造和工作,並有機會接觸文教界,更會是一無所知。

華教人士自林連玉時代起,為維護民族教育和文化而遭遇種種打擊和挫敗,若能比較深入地去瞭解,對於其悲悵、激憤之情,其實是可以客觀、公正地理解的。然而,不是每個年輕人都會花功夫去翻閱相關史料,遑論親身去接觸那些尚存的「鬥士」(都逐漸凋零了),所以對其人的悲情無法體會和同情,亦屬當然。

沉重悲情不妨礙現代化

於是,華教悲情對於當今許多誕生於另一個時代之大山背面的年輕華人而言,其實是不太相干的,因為他們雙眼眺望和舉步朝向的,已是另一番風景。若無人把山之另一面曾經轟轟烈烈地發生的場景和高大巍峨的身影復原,他們就只看到山這一面殘存的佝僂和蒼白,而且印象不佳,甚至都覺得是一種荒謬、離譜、虛偽的累贅和負擔。

其實,悲情不一定就是一種「負資產」。研究宗教者都知道,不少宗教其實都帶有濃厚的悲情記憶和蒙難者情意結,然它們卻一點都不落伍、老化,反而不斷有年輕的新血加入,並且分享悲情。這些宗教非常懂得把悲情保溫、醞釀、昇華,發掘其內在的道德意涵及積極精神,結果反而能從悲情中不斷衍生生命力和魅力,乃至創造宏遠的普世價值。

比如說猶太教、什葉派伊斯蘭教、錫克教、巴哈伊教、摩門教、卡爾文宗、貴格會等,乃至一些如今已是很主流的宗教,在創教初期或發展過程中都是血淚斑斑、可歌可泣,遺留下非常多的悲情記錄。部分宗教還通過節日中的莊嚴儀式和集體活動,一再地「重演」或渲染悲劇,以啟發和教化其信眾——如什葉派異常哀痛、激昂的阿舒拉節。如此沉重的悲情,顯然並不阻礙這些宗教的延續、繁榮,乃至現代化。

當然,談到這裡,很多人又要提醒我了:華教不是宗教!的確,大馬華教不是宗教,頂多僅是「准宗教」而已。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它於許多方面的確有新興宗教的形式和氣質,包括集體的記憶、理念、信仰、理想、意識形態、使命感、情誼,以及各種意義飽滿的符號或圖騰,包括儀式、偶像、音樂、故事、標準動作、舞台表演、口號等。某些評論人甚至指控部分華教先賢都被「神化」了。

如林連玉者,其實未必已被捧到「神」的地步,但他類似「殉教」的姿態,的確極富震撼性和感召力,或許假以時日,還真的有被民間祭拜的可能——傳統華人本就有膜拜英雄的習俗。在當權者一直不肯予以平反的情況下,林氏便逐漸登上一種傳奇性的「民間烈士」之精神寶座,很容易被拿來當作凝聚華社情感和力量的准宗教偶像。

因而,如果華教是准宗教的話,借鑒某些宗教的經驗,它其實也可以保溫,乃至進一步「開發」其悲情記憶。當然,這並不是要建議華教「消費」或「兜售」其悲情戲碼,而是從深刻的悲情中發掘一些真摯、誠懇的道德理念和精神價值,再把其泛化為一種超越族群和文化疆界的普世原則或信念。比如從林連玉普羅米修斯式的英雄悲劇中,人們其實已可以解讀出一種文化多元、世界大同的崇高願景。

昇華苦難為普世大愛

如果十字架上的耶穌,還能仁慈、博大地寬恕及救贖世人的話,華教的苦難和悲情,也可以自我昇華為一種普世的大愛或大願:為所有的文化弱勢者,乃至壓迫者祝福和祈禱——的確:「沙文主義」不應該是華教的罪名,因它除了只是單純地要維護族群文化的生長空間,也倡導各族的自由、平等、互惠和共榮。總言之,悲情不一定就是狹隘、自閉的,也是可以是很超越、寬宏的。

如果華教真的能夠發掘和轉化其悲情「資產」來自我轉型、增值的話,配合一些比較專業的形象塑造,我覺得當今的年輕人未必不會正視和肯定其角色及價值,乃至自願參與其事業。

無論如何,這還有視於華教隊伍的領導層是否已有足夠的清楚識見、積極思維、道德決心和政治意願來改變自己、塑造新風。畢竟經過一些不幸的風波,眾多年輕人眼中的華教事業已非那麼「純淨」和「正義」了。

如果華教是准宗教,那道德上就不能自我麻木和委蛇,甚至逃避和沉淪,有些事真的必須以破釜沉舟、壯士斷臂的決心來自我糾正、改革和承諾,否則下一個時代,華教將只剩下寂寞的墓碑和紀念碑。

質言之,除了理念,也許道德才是一個民權和文化運動最關鍵的形象指標,也是年輕人可以心悅誠服地仰望和尋找希望的伯利恆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