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人民已被国阵骗了足足五十年,够了!
觉醒吧,大马国民!



Pages 页数

2010年8月7日星期六

鄭丁賢‧百年太久,只爭朝夕

如果地球末日沒有應驗,100年後的紐西蘭,依然風景如畫,遍佈牛羊,人口稀疏。
100年後的新加坡,依然根基穩固,它不斷引進新移民,所以不少新生代是移民的後代。

100年後的馬來西亞呢?

李光耀似乎沒想那麼遠,他只放眼20年。
他描述:“再過20年,馬來西亞的每個選區都會是以馬來人為主,當地領導人對華人越來越不重視。”

“這麼一來,華人人口將逐漸減少,這不只是因為華人的生育率降低,也因為許多能負擔得起的華人,都把孩子送到國外深造,並決定不再回馬來西亞。”

“而移民到馬來西亞的人都來自回教國家,它也就越來越傾向回教化。”
統計數字不會騙人,政治和社會生態有跡可循。
李資政的預言,不算新奇,只是他老人家語重心長,令大家感覺更為沉重。

20年後的景象已是如此,100年後的馬來西亞華人,或許就像石必落人猿保育森林裡的人猿,在一片叢林之中,要集中眼力,仔細掃描,偶爾才能夠找到一兩隻。
比喻有點誇大,只希望華人到時不至於成為大馬的奇珍異獸。

華人人口比率不斷下降,政治地位也江河日下;在一波又一波的回教化浪潮之中,飄零流落。這是悲觀宿命的看法。
然而,華人不能悲觀的生活下去,等待宿命到來。

只有主動進取,強化族群的優勢,掌握本身的命運,才能改變宿命。

在這10年之內,將是華人未來命運的關鍵。大馬的政治走向,如果繼續走向種族化和回教化,那麼,華人的未來可想而知,華人也將會大量出走。

然而,若是族群意識淡化,主流民族和少數民族的矛盾減少,馬來西亞共同身份能夠凝聚,世俗化精神依然穩固,那麼,大馬的華人仍有可為,大馬也更有前途。

不管國家和社會如何變遷,華人新生代要有一席之地,最重要還是本身的競爭力。

全球化的時代,國家的疆界已經模糊;大馬內部條件再惡劣,外頭依然還有一片天空。
今天,已經不能再談百年以後的事,必須打緊精神,爭取朝夕機運。

類似馬華這種無謂,沒有意義的爭吵,只是拖累華人社會的步伐,忽略了眼前的危機。
華人社會如今迫切需要素質、前瞻和引導,而不是沉溺於內鬥,終至坐以待斃。
------------------------------------------
Source URL: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1998 (《星洲日报》,《言路版》)
Created 10/20/2009 - 18:53 (online version)

后记:
《星洲日报》郑丁贤文采了得,更不会沉闷,获得许多读者爱戴。李资政是资深政治家,每每有独到见解。本文里,郑借李的眼光,结合马华党政,道出大马华社的隐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